建甌市鐵井欄--紫芝街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》由廣州博廈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進行編制,現已完成規劃方案。依據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》第二十六條之規定,現予以公告。
一、公告內容:《建甌市鐵井欄-紫芝街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》規劃方案及相關圖紙
二、公告地點:市政府網站 市政府公告欄
芝城公園公告欄 市住建局大廳公告欄
三、公告時間:2021年4月16日--5月15日
在公告期限內,望全市各行業和廣大市民積極、踴躍提出切實可行的寶貴意見,并形成書面材料送市城鄉建筑風貌管理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。
聯系電話:0599-8220936
??特此公告
??附件:建甌市鐵井欄-紫芝街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
?? 01保護區劃圖
?? 02土地利用規劃圖
?? 03規劃總平面圖
? 04道路交通規劃圖
建甌市城鄉建筑風貌管理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
建甌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(代章)
2021年4月16日
一、功能定位
形象定位:“老建州底片·新城市客廳” 。
職能定位:“市井百業舊時光·道南理學古建州”。鐵井欄重現市井百業古建州生活印記,紫芝街延續道南理學古建州文脈道統。
圍繞鐵井欄-紫芝街為核心,打造優秀建筑和傳統文化的重要特色歷史風貌街區、具有濃厚建甌古城原有的街巷空間特色的古民居歷史文化街區。
以保護和展示建州古城歷史文化為主題,形成集居住生活、旅游休閑、商業購物、文化展示功能為一體的歷史文化街區。
二、保護規劃框架的構成要素
人工環境和物質形態要素 |
街巷格局 |
由鐵井欄、紫芝巷構成的“T”字型傳統街巷 |
|
尚未核定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的不可移動文物 |
- |
1處:尚書井。 |
|
歷史建筑 |
重要歷史建筑 (按照文物保 護單位的要求進行保護) |
4處:萬壽宮(江西南城會館、鐵井欄26號)、鳳崗別墅(鐵井欄28號)、滕氏宗祠(鐵井 欄51號)、劉氏五忠祠(紫芝街6號)。 |
|
歷史建筑 |
10處:鐵井欄39號、鐵井欄49號、鐵井欄53號、鐵井欄55號、鐵井欄57號、鐵井欄66號、鐵井欄70號、鐵井欄72號、鐵井欄74號、鐵井欄 76號。 |
||
建議歷史 建筑 |
重要歷史建筑 (按照文物保護 單位的要求 進行保護) |
1處:練夫人祠(鐵井欄22號) |
|
特色構筑 |
牌坊 |
1處:五鳳樓(鼓樓)前, (規劃范圍周邊) |
|
古井 |
5處:尚書井以及其他4處古井。 |
||
其它構筑物 |
門前抱鼓石、水箱、石砌臺階、涵洞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裝飾圖案。 |
||
景觀大樹 |
- |
散布在各條街巷上的胸徑超過20厘米的大樹。 |
|
古樹名木 |
- |
3處:(規劃范圍周邊)。 |
二、保護規劃框架的構成要素
|
||
人文環境和非物質文化 |
節慶習俗 |
云霄節:舞龍燈、挑幡、打獅;中秋節:送月餅、送燈、走月、燒塔;中元節:燒紙錢祭祖。 |
民間曲藝 |
民間樂曲、舞龍燈、挑幡、打獅、馱胳、裝春臺、高腳戲、游春戲、抽傀儡、打鑼鼓、奏十番、擺花蝶、擔花擔、唱大曲等。 |
|
民間工藝 |
花紙傘,紙燈籠,根雕,漆木碗、碟等。 |
|
傳統名產、風味小吃 |
名產有茶葉、建盞、福矛酒、釀酒(如梨花春、清河、西施紅、狀元紅)、筍干、香菇、椎栗、澤瀉、弓魚等:風味小吃有冬筍炒底、雞茸、納底、板鴨、扁食、粉面、湯點、光餅等不下幾十余種。 |
|
社會生產、生活習俗 |
采茶,制筍,手工藝活,從事竹木活計等;斗茶活動,釀酒習俗等。 |
|
思想文化 |
閩越文化、名賢文化、宗族世家文化 |
|
歷史人物 |
李默、練氏夫人、劉氏五忠賢。 |
|
重要歷史記憶 |
練夫人祠、劉氏五忠祠 |
三、保護區域
核心保護范圍為,北至磨房前路;西至小龍須巷;南以鐵井欄南側沿街的完整歷史建筑邊界為準;東至勝利路,面積為1.94公頃。
建設控制地帶范圍為,核心保護范圍外,北到磨房前路、西至人民路,南至大小龍須巷,東至勝利路,面積2.29公頃。
環境協調區范圍為,由建設控制區向外擴展至四周城市道路,北至磨房前路,西至人民路,南至縣前路,東至勝利路,面積16.69公頃。
四、功能結構規劃
鐵井欄-紫芝街歷史文化街區以功能定位為指導與綱領,以總體功能構成為內容,確定了“兩軸、三區、多點”的功能結構。
“兩軸”:結合鐵井欄-紫芝街沿街兩側建筑,通過引入地方傳統小吃、民間工藝品及民間藝術等地方特色商業,形成兩條傳統特色商業軸。
“三區”:鐵井欄-紫芝街兩側傳統民居風貌展示區。
“多點”:結合萬壽宮(江西南城會館)、鳳崗別墅、滕氏宗祠、劉氏五忠祠等多處具有深厚文化底蘊的建筑物,形成多個重要歷史文化節點,以及兩處旅游服務設施節點。
五、非物質文化遺產和傳統文化的保護
1、民間手工藝和曲藝的保護與傳承:主要是對花紙傘,紙燈籠,根雕,漆木碗、碟等極具代表意義的民間藝術,通過開辟特色手工業作坊展示點對傳統生產工藝進行展示。
2、民俗節慶的保護與傳承:結合規劃與旅游,于重大節日(如春節、元宵節、中秋節等),在街區中開展特色民俗活動。
3、民間商貿習俗的保護與傳承:將鐵井欄-紫芝街逐步恢復為傳統商業文化街區,為傳統商業老字號的傳承提供平臺。在鐵井欄-紫芝街設傳統美食街,傳統特色小吃進行保護與傳承。
六、展示利用規劃
本規劃確定了“一心,兩條流線,多個展示點”的總體展示體系。
“一個中心”是指位于鐵井欄-紫芝街歷史文化街區西入口廣場的接待展示中心?!皟蓷l流線”是指結合鐵井欄-紫芝街兩條傳統街巷及兩側傳統民居?!岸鄠€展示點”主要是結合重要歷史建筑,通過各種保護與整治措施,考慮建筑本身的文化內涵,賦予其合理的展示功能。